实用铝合金铸件针孔缺陷及其评定标准

频道:贷款知识 日期: 浏览:0

铸造铝合金强度高,密度小,具有良好的性能,因而被普遍广泛用于汽车制造、民用工具、航空航天、仪表器材等制造业。

针孔的组织缺陷相似或相同,其形状呈圆球状,孔径一般在1mm以内,在铸件厚大部位易出现分布的小孔。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为氧、氮、氢三种气体以分子态单质或复合气体存在于合金液中,随着铸造型腔内合金液温度降至凝固温度,氢、氮的溶解度突然变小,(溶解的气体中,氢占 90%左右,而氢气则来源于大气及型砂、各种金属料熔剂和涂料中的水分)导致溶解在合金液中的气 体析出而形成针孔特征;另外,由于合金中的氢气易以合金液中的主要夹杂物 Al2O3作为其形核基体从而形成气泡。当合金液中氢含量相同时,夹杂物中Al2O3的含量越高,氢气从合金液中排出越困难,更易使铸件产生针孔特征。

在生产条件下,铝合金铸件凝固时,会形成细小的空洞,称为针孔。针孔通常分布在整个断面上,特别是在凝固速度较慢的铸件厚大部位。针孔减小了构件的实际受力面积,而且有可能成为裂纹源,并破坏了材料的连续性,降低了铸件的强度和塑性,同时,针孔还影响耐腐蚀和阳极氧化性能。因此,在铝合金铸件,特别是用于航空工业的铝合金铸件的验收标准中,都明确提出对铸件的针孔级别进行限制。

根据《ISO-10049 铝合金铸件针孔度目测评定法》,铝合金铸件针孔度评级见表1。通过评定针孔度,可判断材料的冶金处理质量及其宏观均质性。只评定在表面上的孔洞数量及它们的平均直径,不测定孔洞的深度。按表1进行的评定。采用10 mm×10 mm方孔的样框。测定框在方孔内的表面上可见孔洞的数量和尺寸。

针孔度的检测应在有良好照明的条件下评定被检位置的针孔度。根据机械加工的质量,最适宜的照明角度应沿点检验方向相反的方向成10°~15°。建议不要在散射照明条件下对表面进行评定。

被检表面应洁净,不准有油脂和其他任何可能会对检验结果有有害影响的杂质。其机械加工方法应能达到铸造厂家与买方商定的最大表面粗糙度。该表面粗糙度应能代表终加工后铸件所要求的表面质量。

注:还可以采用磨光后进行化学腐蚀的处理方法。磨光操作在颗粒尺寸为20~28 μm的砂纸上进行。磨光后在60~80 ℃的温度下用10%~15%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腐蚀,直到在被检表面上形成黑膜为止。冲洗后,用20%~ 30%质量浓度的硝酸水溶液除去该黑膜。

用裸眼或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仅在测量孔洞直径时采用)的放大镜进行检验。

隔音降噪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