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整个中国境内有着多种形态各异的地形。要说这些地貌当中最为烦人的一种,毫无疑问就是沙漠了。
沙漠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地貌,这里的土质疏松,一般的植物在没有帮助的前提之下,根本无法在这种地方上生存。
更让人揪心的,是在我国境内沙漠广布,有很多沙漠还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疏忽而产生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
我国1/4以上的国土都是沙漠,累计大约有262万平方公里。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在近些年来也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到了沙漠治理上。那么目前我们所收获的成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沙漠化治理的成效
很多人并不了解,我国相关人员的治沙历史其实相当久远,
截止到2022年,我国中科院旗下的治沙队已经成立了整整63年
,在这63年的时间里,足足三四代治沙人将自己的青春以及热血都留在了黄沙漫天的沙漠地区,只为将这些不毛之地改造成一片绿水青山。
在前不久,我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刘东
生先生,就我国的荒漠化治理成效进行了简单的报告,报告指出:
我国的荒漠化治理在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
在上个世纪末,我国的沙漠土地面积每年都会扩张大约3500平方公里,但是在今天
,我国的沙漠面积每年都会削减1980平方公里,要知道整个深圳的面积也不过才1997.74平方公里。
换句话来讲,
我们中国人每年都能从沙漠中夺回一个深圳的面积
。这种效率在整个地球上的沙漠治理案例当中也是极为少见的,在沙漠治理上,我们中国人也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中国速度”。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几个具体的案例带大家一起感受一下我国治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
毛乌素沙漠变绿洲
毛乌素沙漠在曾经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毛乌素沙漠位于我国的陕西地区,在曾经受到季风的影响,漫天的黄沙随风东去,给旁边的山西以及河北等地区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国政府也在1959年开始就对该地的沙漠化现象展开了针对性的治理。
在1959年之前,毛乌素沙漠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只有可怜的0.8%,
是一个十足的不毛之地,几乎没有动物和植物能够在这片沙漠当中生存。
但是在我国几代人的努力之下,有关人员针对毛乌素沙漠地区的环境特征研究出了专门的植物,这些树木可以在沙漠地区扎根生存,并且所需要的水分并不多。
因此在这些植物的影响之下,毛乌素沙漠的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土质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从细小松软的沙石变成了有着一定水分的泥土。
截止到目前,毛乌素沙漠的植被覆盖率已经飙升到了25%,相较于几十年前足足上涨了接近30倍。这种成功足以影响整个地区的地貌走向,也许在未来,毛乌素沙漠很有可能会在我国境内彻底消失。
塞罕坝地区
塞罕坝地区在曾经也是我国境内的一处巨大的沙漠,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产生的砂石会直接随风形成沙尘暴,影响到北京地区。所以我国人民也是早早的就开展了对塞罕坝地区沙漠化防治的处理。
半个多世纪之前,整个塞罕坝寸草不生,黄沙蔽日,每当刮起大风,整个地区能见度不超过10米。
但是在治沙工作者们接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之下,塞罕坝地区一改往日的模样,
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林地地区
,整片区域内绿意盎然,俨然是生物的乐园,也是一道绿色的长城。
为了纪念赛罕坝精神,中央电视台还在前几年推出了相关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在这部影视剧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防沙工作者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他们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
中国的治沙为什么能成功?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能够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感到头疼的治沙领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功呢?这和我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国家政府针对性的政治措施,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国的人民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愿意为国家的防沙工作,献出青春与热血。
而且他们大都有着真才实学,掌握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之时,也能够做到镇定自若,细心的开展专项针对研究,在不同地区找到真正适合的治沙方法。
艰苦环境之下工作的专家们
同时我国政府也一直秉承着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将环保问题看得极为重要,在面对硕大的沙漠地区时,不会考虑眼下的经济成本,而是为后世的正常发展努力。
在人民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沙漠才会以一年一个深圳的面积缩小,相信在未来,我国的沙漠地区数量会继续越来越少。
结语
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往沙漠地区亲身为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献出热血,但是我们也确实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坚持环保的理念,宣传环保的精神。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助力我国治沙工作的正常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打赢这场与沙漠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