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搞工程的人都知道,在中建下面的几个局里面,三局和八局几乎是天花板的存在。
尤其是在近5年,中建八局无论是招标额还是中标项目数量都要更高于三局,可以说已经做到了行业榜首的位置。
2022年,中建八局的中标额更是再创新高,总额达到了7100亿,远远超出其他局。
既然如此,有着建筑铁军名号的中建八局,这几年的发展为何越来越牛?
一、铁军精神
中建八局为什么被称为建筑界的铁军?原因在于它真是一家实打实的军转工企业。
中建八局最早始建于1952年,66年被整编为基建工程兵部队,83年又重新转为企业运营,并归属于中建集团旗下。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段历史,八局内部从上至下都带有一种独特的军人精神,甚至让许多刚加入进去的人都不太适应。
举个实例,中建八局的校招门槛较高,通常都是在985、211等大学招聘。
这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应届毕业生,通过校招门槛进入中建八局以后,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
大家觉得是大学入学时的那种军训吗?并不是那么简单,中建八局的军训几乎和部队新兵的军训等同。
无论是吃饭、住宿还是言行,军训期间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这第一堂课就几乎让不少刚进去的应届生心生退意。
而这就是中建八局贯彻至今的铁军精神,每一个人刚进去时都必须学会听从命令与服从。
这就是为何,当市场上绝大多数企业仍在倡导努力、奋斗、拼搏时,中建八局的口号却是简单的八个大字:令行禁止,使命必达。
什么意思?通俗来讲就是要你做的事就必须去做,让你做成的事就必须做成,完全是军队里面的规定。
正因如此,中建八局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企业,很多人觉得在里面上班就像是在当兵;
还有些人觉得这样的企业更能磨练人的心智,就算以后退出来想做什么也能做成。
不管中建八局的铁军精神有着多么大的争议,但至今我们都无法否认的是,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八局人的顽强意志。
无论是多么难多么辛苦的工程项目,只要交到了八局手中,就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战略眼光
中建八局能够走到今天,除了内在的铁军精神以外,同时也离不开企业高层的高瞻远瞩。
中建八局刚转变为企业时,其总部位于我国的山东济南,而不是如今的上海。
为什么总部搬迁了呢?这是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社会发出了加快开发上海浦东的号召。中建八局作为一支铁军企业,立刻就响应了国家的呼唤,将企业总部从山东搬到上海。
按照当下的眼光来看,八局将总部从山东搬到上海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这样可以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
但如果代入到那个时代背景呢?我们不得不佩服八局老总的战略眼光。
八局将总部搬到上海的年份是98年,那时的上海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浦东仍处于开发之中,换句话说就和郊区没什么区别。
将总部从山东济南搬到上海浦东,就几乎等同于一场豪赌。
更重要的是,中建八局自1983年落地山东济南,直到1998年决定搬迁时已在当地发展了15年的时间。
这样的一次搬迁,同时等同于放弃这15年的经营优势。
但中建八局还是选择这么做了,而后来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能猜到。
第一批搬过去的中建八局员工,无论是上层领导还是基层工人都几乎发了大财,借着上海飞速发展的东风赚的盆满钵满。
在此之后的20余年时间里,中建八局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金优势,在招标现场屡屡中标,逐渐将自身的实力做大做强。
可如果中建八局的总部仍停留在山东济南呢?
凭借中建八局内部的铁军精神,他们或许也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恐怕远远达不到如今停留在的高度。
内在的精神与外部的选择,最终铸就了这家顶级基建企业。
三、结语
中建八局在诸多建筑局当中做到行业第一,但这还并不是他们最令人称奇的地方。
哪怕做到龙首位置,中建八局却仍然不知满足,仍选择继续更进一步。
大家觉得这样的一支铁军建筑企业,最终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