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一年花掉1亿英镑
玛格丽特公主,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生性自由不羁,电影《罗马假日》的安妮公主便是以她为原型
君主制指的是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国王或皇帝手中,而且这种权力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当然在今天的世界,
已经很少有国家是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
。虽然君主制还存在,但君主的权力大多是名义上的,不能支配政府想干啥就干啥,国王或皇帝更多是作为吉祥物存在。
泰国国王拉玛十世及其王妃诗妮娜,泰国是传统君主国,君主手中有极大的权力,甚至足以影响政局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仍然存在29个君主制国家(君主立宪或君主专制),如英国、日本、泰国等,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英国了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对英国王室的了解,基本都来自娱乐或社会新闻。
英国王子查尔斯和英国王妃戴安娜
关于英国王室,近一点的新闻应该就是
96岁高龄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
,远一点有著名的戴安娜王妃(
Diana)
,她因为
1987年向慈善机构捐赠350万英镑(按80年代汇率,大约相当于6000万人民币)
及
1996年同英国王子查尔斯解除婚约
两件国际新闻而扬名世界。戴安娜因此被国际媒体称为
“最美的英国王妃”
,如今斯人已去,但她美丽的容颜以及伟大的事迹却长存于世。可以说,
人美心善的戴安娜王妃是大众最为熟知的英国王室人物
。
戴安娜,威尔士王妃,英国王子查尔斯的第一任妻子,1996年与查尔斯解除婚约,1997年因车祸去世于法国巴黎
英国有一句名言:
“哪怕一栋房子再破,风能进,雨能进,国王的千军万马也不能进”
。和人们传统印象中能呼风唤雨的王室不同,
英国王室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一不能干涉政局,二不能管理政府,三不能侵害公民权利,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议会呈上来的“折子”上签字。同样的还有日本皇室、比利时王室等,这种
“国王不管事”的制度就叫作—
—
君主立宪制
。
英国王室国徽,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起源自德国盎格鲁-萨克森人在英格兰建立的王朝
英国王室基本都是“富贵闲人”,这样的王室留着还有什么用?说好听点,叫
“维系传统、凝聚人民”
;说难听点,就是
“养着当吉祥物”
,但这可一点都不“便宜”。根据英国政府以及王室的公开报告(不完全),人们通过估算、大数据分析等方法算过这一笔账,得到的结论很惊人:
英国王室的年开销高达近1亿英镑(约9亿人民币)。
年轻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伊丽莎白二世以96岁高龄去世,是世界上历史上最长寿的君主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英国王室的收入主要由王室名下的地产、公司营收和英国政府财政补助构成,
英国总人口约6700万,相当于每个英国人每年都要支付1.5英镑供养王室。
在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是天方夜谭,但在英国,还真不是故事,而且英国人心甘情愿。
英国王室,共有42名成员,其中王子哈利和王妃梅根于2020年退出英国王室、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去世
那么英国王室到底是怎么个花钱(烧钱)法?咱们就不细说了,因为花钱的名目实在太多,说十天十夜也说不完,简单举几个例子。
英国公主玛格丽特,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斯诺登伯爵夫人
2018年,王子哈利大婚,光是婚房装修就花了
240万英镑
,整个婚礼开销超过
1000万英镑
;女王的专机,一年的维护费用高达
10万英镑
,而女王基本不坐,但钱却照常花着;王室宴席,单论酒水一年都能花掉
50万英镑
,王室成员出访外国一趟,平均得花掉
40万英镑
;最要命的是白金汉宫的维修费,一次就得
200万英镑
左右,一年平均要修个七八次。
年轻的伊丽莎白女王和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希腊国王之子)
讲究排场的英国王室,衣食住行,无不是锦衣玉食,出行都得是“八抬大轿”,而这些奢华的生活,可不是凭空得来的,都得花钱,而这些费用基本都由英国政府买单。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年花掉一亿英镑的英国王室,为什么英国还会愿意留着它呢?
玛格丽特公主
英国王室的历史沿革
英国皇家卫队,是英国王室名义上的私人武装,但其实就是礼队,每个皇家卫队士兵的服装费用高达55万英镑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联合”二字就告诉大家,英国是一个组合起来的国家,分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两大部分,而大不列颠岛是英国的主体部分,又
分为
“英格兰”、“威尔士”以及“苏格兰”
三部分。
大不列颠岛(旁边那个是爱尔兰岛)
所谓“英国国王”,其实他们的第一身份是
“英格兰国王”
。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这三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国王和贵族,
只不过后来要么和英格兰通婚,要么被打服了,也就都成了“英国”,两地的人只能承认英格兰国王同时是“威尔士国王”和“苏格兰国王”。
从左到右: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
英国由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
四大部分组成。和咱中国的中央集权传统不同,这四个地区不是省,人家有自己的国歌、国旗,属于政治实体,类似“诸侯国”,所以有人戏称英国是“
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国家”
。
英国由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大部分组成
喜欢足球的朋友应该知道,这英国人踢个足球都要分
“英格兰队”、“苏格兰队”、“威尔士队”以及“北爱尔兰队”
,一个国家四个球队,也算是奇观了。
年轻的贝克汉姆,这颜值就算不踢足球,也可以出道当明星了吧
公元43年,罗马帝国征服大不列颠岛,而罗马衰亡后,失去了共主的不列颠陷入了小国林立、军阀混战的局面。公元9世纪,一个叫作
“
威塞克斯”
的王国渐渐强大,通过
军事征服、政治联姻
等方式和其他贵族结盟,于是英国有了第一个王朝——
威塞克斯王朝(829-1016年)
,自此统一的“英格兰”开始出现,
威塞克斯也被认为是英国王室的源头。
凯尔特人,欧洲四大民族之一,广泛分布于苏格兰地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红头发
说起来,英国王室的身上流着的是德国人的血,而不是所谓的“英国血统”,
纯正的英国血统应该是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地区的“凯尔特人”,而今天的英格兰主体民族被叫作“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什么
英国人甘愿让这些拥有“德国血统”的贵族们统治了1千多年呢?
原因很简单,事实上,英国这个国家不是由英国人民开创,而是在这些“日耳曼”贵族的土地上建立的。
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一种起源自德国北部、丹麦地区的民族,广泛分布于英国以及北美,多为金发碧眼
威塞克斯王室的先祖来自
日耳曼萨克森地区
,故而也被称为“萨克森王朝”。很多人会误以为英国人是英国人,德国人是德国人,事实上,除了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基本是凯尔特人),
占英国人口85%左右的英格兰人基本都是“日耳曼裔”,而英国王室的血统更是相当纯正的日耳曼人,也就是说,今天的英国王室是正儿八经的“德国贵族”。
伊丽莎白二世和妹妹玛格丽特公主
中国皇帝的继承讲究“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英国王室的继承要看族谱
,也就是“拉亲戚”,所以会出现
某个外国贵族继任英国国王
的情况,因为正好是你。威塞克斯王朝垮台后,英国人迎来了最不愿提及的“
诺曼底王朝”(1066-1154年)
,听名字就知道,因为这个王朝的国王都是法国诺曼底的公爵,也就是说英国人被自己的死敌法国人统治了。
征服者威廉,是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在1066年入侵英格兰,并建立诺曼底王朝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声称自己也有资格继承英国王位,率军渡海入侵英格兰,建立起诺曼底王朝,英国人的心里别提多憋屈了。第一代诺曼底王朝的国王叫做
“征服者威廉”
,这哥们自己没昂撒血统,很心虚,于是娶了英国贵族之女以改变后代的血统。结果诺曼底王朝三代就绝嗣(直系孙辈)了,继承权旁落母系继承人手里,结果父系继承人不愿意,双方大打出手,最终1154年大家折中,选出带有昂撒血统的亨利二世继位,
金雀花王朝
开始。
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的“爱德华一世”形象
金雀花王朝(1154-1399年)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朝。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就是在这个王朝期间打响的。同时,金雀花王朝最著名的君主
“长腿爱德华”
吞并了威尔士,征服了苏格兰,并且确立了英国议会制的雏形——
贵族议会。
1995年美国电影《勇敢的心》,讲述了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率领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国王入侵的故事
从金雀花王朝开始,英国统一不列颠岛,并且孕育了后来的议会制。英国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是“贵族议院”,里面的议员都是贵族后代,不用选举,负责决策工作;而下议院是“平民议院”,议员都是选举出来的平民出身,负责提出议案。
英国上议院被戏称为养老院,而下议院被戏称为动物园
英国历史上没有什么农民起义,但却有不少贵族起义,英国是一个各个地区凑伙过日子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各大贵族有很大的权力,类似咱中国的分封制,英国国王只是一个共主。
事实上,英王的权力是越来越小的
,因为贵族越来越强大了,国王管不住了。1215年,约翰一世被迫签署了
《大宪章》
,宪章规定
“国王不得侵犯贵族财产、征用贵族土地、不得干涉教会”
,于是这哥们得到了一个戏谑称号“无地王”,
“率土之滨,皆非王土”。
约翰一世,金雀花王朝第三位国王,英国历史上最失败的国王之一
此后几个王朝基本上就是“过家家”,一大堆亲戚之间换来换去,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这样的话,
国王就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贵族的力量就越来越大,而国王越来越“没用”
。17世纪,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封建贵族也越来越式微。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爆发,签订《权利法案》,国王连行政权都丢了,成了统而不治的“虚君”。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签署
这就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像法国那样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国王,也不像俄国和德国那样通过国王主动改革保住权力,
英国是国王和大家妥协
,留了一个名头下来,溥仪直呼内行。
18世纪之后,英国首相确立内阁制度,英国国王彻底丧失了所有权力
,沦为了“吃喝玩乐、啥事不干”的富贵闲人。其实英国人不是没想过“废除国王”,但是“护国公”克伦威尔的暴政,又让保守的英国人龟缩了——
他们认为只有国王在,英国才有和平
克伦威尔,英国陆军领袖,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建立起军事独裁政权,引起了英国社会的极大动荡
克伦威尔也是出身贵族,但是他成为军事长官后,却表现出极度的残暴,他先是杀了许多贵族,烧毁了他们的庄园,后来直接镇压各地的农民,在爱尔兰、苏格兰乃至英格兰各地烧杀抢掠,光是伦敦就被他的军队洗劫了好几次,因此,
英国陆军直到今天都没有被冠以“皇家”的头衔
,因为英国陆军效忠于英国议会,杀了国王查理一世。
英国陆军在阿富汗
那么除了贵族战争和军事政变,英国老百姓就没有人造反吗?
英国历史上当然也不乏“陈胜吴广”,但基本都没有成功过,唯一一次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瓦特泰勒起义”
也以失败告终。足见英国保守派的强大,这种力量最可怕的不是军事或者经济上的,而是思想。一千多年的君主制,让英国人是把王室当作一种信仰来看待的——
“反王室,就是反英国”
。
瓦特泰勒起义,是由于英法百年战争导致的重税而爆发农民阶级起义
英国人都觉得,只要国王还在,英国就不会灭亡。
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莫过于斯图亚特王朝的“维多利亚一世”,不少英国人怀念“日不落帝国”,就是“维多利亚时代”。
然而事实上,这姐姐基本没有啥权力。
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的肖像画,她是英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君主,是英国日不落帝国的代言人
维多利亚女王就号称
“欧洲祖母”
,因为她通过联姻、结盟、嫁女儿、送儿子等各种方式成了整个欧洲王室的“祖母级人物”,她的孙辈有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等等。
左:乔治五世 右:你尼古拉二世
纵观历史,英国一共有过10个王朝,或多或少都有血缘关系。和中国古代的王朝变更不同,英国改朝换代不打仗,而是通过王室内部联姻或更换继承,和欧洲各王室都沾亲带故。
在欧洲,法国国王可能是西班牙人,德国皇帝可能是俄国人,俄国沙皇可能是德国后代,英国国王也可能是法国人,
总之根据所谓的“王室继承法”,这些关系非常复杂。
俄剧《叶卡捷琳娜大帝》剧照,叶卡捷琳娜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沙皇之一,但她出身自普鲁士贵族
今天的英国王室是“温莎王朝”,温莎王朝的君主本来姓一个德国姓氏。一战时,英德打得热火朝天,英国人一看,德国皇帝居然和自己的国王是亲戚,很愤怒,于是英国王室索性就拿自己的私人城堡“
温莎城堡”
的
“温莎”
来当姓了。
温莎城堡,世界上最大的城堡之一,是英国王室的私人城堡
1936年乔治五世去世,爱德华八世即位,这老哥生性风流不羁,酷爱拈花惹草
,“不爱江山爱美人”
,而且他爱的“美人”既不是英国人,也不是贵族,甚至还是个有夫之妇,她就是著名的美国名媛
辛普森夫人
。这桩婚事让全英国都很难堪,纷纷要求“陛下三思”,结果爱德华宁要美人不要江山,这王位不要也罢,主动退位,和辛普森夫人成婚。
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于是,根据兄终弟及的原则,他的弟弟乔治六世即位,就是那个
二战时期的“口吃国王”
。乔治六世是最后一个像样的英国国王,他即位正好赶上二战,他努力维系英国的团结,发表战时动员,凝聚全国力量共同抵抗德国入侵,拒绝英国政府要求他迁到加拿大的提议,表示“誓死和英国人民同在”,不仅收割了许多好感,还维护了英国王室的权威。
2010年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二战时期,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努力克服口吃毛病,发表战时动员的故事
1952年,“老佛爷”伊丽莎白二世即位,开始了超长待机的一生,
从青春少女做到白发老妪,终于,70年了,她的儿子查尔斯以74岁高龄即位,成为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大的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即位,1953年正式加冕为英国以及英联邦的女王
一入宫墙深似海,英国王室尤如此
欧洲君主继承只看血缘,不看性别或出身
。伊丽莎白二世是乔治六世的长女,从小就被当作储君培养,无论从言行举止,还是从思想道德,都是一等一的国王范,二战时还参军了。
二战时期,伊丽莎白公主加入了英国陆军, 成为了一名后方的汽车兵
事实上,英国王室是全球最大的地主之一,
还真不缺钱,
光是伊丽莎白女王名下,在全球各地购置的土地就高达20-25万公顷(约2000-2500平方公里),接近香港的面积。
伊丽莎白二世戎装照
英国王室的土地大多是继承以及购买得来,二战后,英国王室不方便也不可能管理这么多的土地。于是60年代,女王为了维护王室形象,签署了《王室土地法》,放弃了名义上的“王室土地”,作为交换,
英国政府需要负担所有的王室开销,议会拨款作为王室成员的“酬劳”
。
1975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香港
是的,王室成员什么都不用做,还有“工资”。虽然名义上是“贵族”,但和上班族一样,有薪水收入,政府还要交社会保险。1760年,乔治三世与英国政府达成协议,
王室将产业交于王室产业委员会管理,然后委员会每年按收益支付费用。
而王室成员基本啥活都不用干。
但女王不一样,她隔三差五就得出访各地,
俨然是大英帝国最后的门面。
1975年,伊丽莎白二世访问香港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局势风起云涌,民族解放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美苏冷战进入白热化,英国人也开始思考
要不要废除君主制?
1992年,女王登基40周年,英国人怀疑王室偷税漏税,女王便公布了王室财政情况以及缴纳了个人所得税,足足400多万英镑,而当时一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年的收入也才20万英镑。
英联邦在名义上仍然以英女王作为国家元首
王室的偷税漏税震惊了全英国,为了避嫌,王室只能宣布放弃所有额外资产,一方面接受政府财政补贴,一方面开始自谋生路。比如,开放白金汉宫、温莎城堡、出租地产或者出售英国王室“御用商品”,无所不用其极。
英国王室还承担着一定的政治、外交功能,是用以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甚至有人认为:
“澳大利亚、苏格兰、加拿大等国,只是为了英女王才留在英联邦的”
。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画,被以1000万英镑的价格拍卖
事实上,英国王室并不是真的“毫无实权”,人家对英国议会和政府的控制依然存在,时至今日,英国上流社会基本都是出身贵族的人,做什么决策都是要考虑英国王室的面子的。英国王室对英国政坛还是有很巨大的影响力的,1973年英国议会要通过法案,披露英国各大公司的股权,王室当即通过
政治游说、法律操作
让议会特许不公布王室股权。
菲利普亲王和伊丽莎白二世(左)以及玛格丽特公主(右)
英国王室可不止是“骗吃骗喝”,人家对英国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据估算,英国王室所有资产大概超过
700亿英镑
,每个成员平均身家超过17亿英镑,查尔斯这次就从他老妈伊丽莎白那里继承了100亿英镑。此外,每个王室成员每年还能从政府那领到50万英镑,而之所以如此丰厚,
是因为英国王室本身就是英国的第一大品牌。
戴安娜王妃
王室促进了英国的旅游业、奢侈品产业、房地产等等产业的发展,每年能为英国带来超过30亿美元的收入,同时诸如白金汉宫、温莎城堡、女王美术馆等王室产业,75%的利润都归英国政府所有,剩下的25%才给王室,
而仅仅是25%就已经是富到流油。
王室特许的奢侈品贩卖
因此这笔帐实际上很划算,王室每年能够创收30亿英镑,而一般只开支1亿英镑,英国政府当然养得起,而且还很乐意,因为王室就是摇钱树。
除了经济利益,王室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团结国民”,到今天都有
不少英国人对英国的祖国认同是基于英国王室,而非英国政府。
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
但以往英国王室还能在国际政治、社会新闻中露露脸,但今天却几乎已经完全沦为茶余饭后的“娱乐新闻”,
再也没出现过像“最美王妃”戴安娜那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王室成员。
戴安娜
英国王室最近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不是因为什么国际大事,仅仅是因为王子哈里和妻子梅根退出英国王室,而原因是他们觉得
“英国王室涉嫌种族歧视”
(梅根有美国黑人血统)。
其实不难理解,
因为王室这玩意本来就讲究“血统”
。这让人想起了乔治五世和辛普森夫人的故事,首先,梅根不是英国人,而是美国人;其次,她还不是什么贵族,只是个平民;最后,她甚至不是个白人,这让人家“血统高贵”的英国王室怎么待见?这样的“宫闱秘闻”的流出,似乎在表明,英国王室已经丧失了威权。
哈利和梅根
对于英国王室,英国人是“一百个支持”,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国家的象征”;但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要么看热闹,要么不嫌事大,呼吁“废除君主制”,比如美国。现在的英国王室,几乎丧失了所有权威,有国际评论认为
“与其说是英国王室,不如说是伊丽莎白二世的王室”
,
伊丽莎白(右)和妹妹玛格丽特(左)
过去人家看得起你英国王室,都是看在“伊丽莎白老佛爷”的面上。毕竟她经历了二战、冷战直到今天,当了70年的国君,现如今她撒手人寰了,不知道查尔斯能否压住场子。
对于英国而言,英国王室的存在,是他们最后一点关于“日不落帝国”的回忆了,但总而言之,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王室的存在本身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不管它有没有实权。
至于未来会如何,那就是英国人自己的历史任务了。
年轻的女王和菲利普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