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章共2200字左右,预计需要7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一年时间烧光了82亿元,但是其董事长却拿着12亿的年薪?
而普通的员工只有1700元的底薪,差别如此之大,导致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行走在风口浪尖?
董事长年薪12亿?
成功者不论过往,只是一旦失败,过往就像一滩泥水,摆脱不掉。
虽然威马的董事长沈晖陷入泥潭后,在今年1月份“借壳”上市,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徘徊在悬崖边。
尤其是之前创始人沈晖的“12亿”天价薪酬,而普通员工经过降薪措施后,有些人只有1700元底薪的情况,被曝出后,威马的日子更难过。
事情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接着看。
2022年威马要上市,递交的招股书中显示,2021年沈晖的总薪酬为12.62亿元。
而这时候威马已经连续3年(2019年~2021年)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21年亏损额高达82亿。
再加上后来,威马没有经受住行业的寒气,2022年11月,传出威马裁员降薪的消息,管理层降薪50%,员工工资七折发放。
算下来,有的普通员工能得到几千元的薪酬,这与沈晖12亿的薪酬对比,差距如此之大,难怪会引发网上议论纷纷。
不过,在威马出现亏损的情况下,都可能处于“吃土”的境况了,沈晖真有高达十几亿的年薪吗?
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据澎湃新闻采访沈晖,对于这12亿的构成,沈晖做出解释。
威马递交的港股招股书上,注明的12亿薪酬是一种股权激励,如果要得到这12亿,威马需要满足非常严苛的条件。
那么12亿这个数字怎么来的?
据沈晖所说,这是过去5年公司估值得到的结果,比如说当时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股权激励为99亿,但是最终拿到手里的没有这么多。
所以也就是说,如果威马创业成功了,就能拿到这笔奖励,甚至更高,但是失败,一切归零。
截至12月11日底,威马经历降薪裁员等风波后,沈晖也没有拿到这笔高达十几亿的股权激励。
此外,招股书上显示,沈晖实际年薪为201万元,后来经过降薪,也没有这么多。
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有多少?
很多人的梦想就是“年薪百万”,从此人生飞黄腾达,一切都不放在眼里。
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了公司发光发热的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年薪到底有多少?是不是个个都能上亿?
据2021年每日经济新闻数据显示,2020年,披露了3580家A股上市的公司董事长薪酬,平均年薪为103.46万元,比2019年增加8万多元。
这意味着在2019年,这些上市公司企业家的平均年薪都没有达到100万。
是不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平时日理万机管理大公司的董事长们,年薪100多万。
不过,这也比普通人一年赚几万、十几万、几十万高多了。
除了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薪酬之外,2020年披露的3726家A股上市的公司董秘的平均年薪为70.23万元,比2019年增加4.55万元。
将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的年薪,与这么多家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平均年薪相比,其实沈晖的100多万的年薪也处于正常的水平。
其实,沈晖除了透漏年薪12亿的事情之外,也对造车新势力销量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按照沈晖的意思是,汽车销量下降不一定是卖不出去了?而是企业在进行调整。
事实到底如何呢?
在沈晖的眼里,通过“烧钱-亏损”造就的打造销量壁垒模式逐渐丧失竞争力,新能源市场处于一种“失衡”状态。
沈晖的意思是,在新能源上游的电池行业相对更赚钱,但是与客户接触更近的企业赚钱却十分不容易。
所以沈晖早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止损,收着卖车,而不是卖不出去,这主要是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目前,沈晖的威马已经“借壳”上市一段时间了,不知道沈晖对威马所做出的调整,得到的效果,是否达到沈晖的预期目标?
不过,无论是否达到沈晖的预期目标,沈晖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
未来有多少造车新势力能存活?
新时代环境下,竞争更加激烈,多家造车新势力谁能活到最后,成为最终赢家?
据华尔街日报显示,2018年中国总共有超过487家的电动车制造商。
但是经过时间的验证,到了今年,处于正常经营状态的新能源车企就剩下40多家。
仅过去5年时间,逐浪淘沙中,能撑过去的企业没有超过100家,可见市场竞争何其残酷。
要说,此前很多新能源造车势力还能依靠“烧钱”,登上新能源造车势力榜单。
但是进入2023年之后,市场竞争淘汰赛更加严酷,还能“烧钱”创造奇迹吗?应该是还“有钱烧”创造奇迹吗?
2023年至今,恒大、威马等很多企业都陷入了经营困境,其实有些公司在2022年后半年就已经显露出不寻常的迹象。
如销售网点退网、降薪等问题,在市场竞争中苦苦生存。
还有压垮“新能源车企”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
2023年,国家不再给予新能源汽车补贴了,之前新能源市场竞争相对较小,很多造车新势力都享受到了国家补贴红利。
现在没有补贴了,再加上一些老牌的燃油车企业,开始往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更加剧了造车新势力的洗牌。
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不知能存活多久,就连资金实力强的企业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比如理想汽车今年前3个月的财报显示,实现9.3亿元归母净利润。
4月份理想汽车交付量超过2.5万辆,而蔚来交付量为6658辆,小鹏交付量7079辆。
从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就知道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的营收不理想。
而威马之前落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今年1月份终于迎来苦苦久等的好消息“上市”。5月10日,威马又宣布中国诚通生态展开合作,共同进行电池银行项目。
而6月12日,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出现一个最新的被执行人信息,具体的执行数额为288万余元,据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由威马汽车全资持股。
看着威马的近况,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小状况不断,其是否能“破局”,再次成为今年企业营收“黑马”,还需要时间的验证。
所以对于威马一年烧光82亿,董事长沈晖年薪12亿?普工一千多的工资情况,大家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