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岁宝宝双侧极重度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术三年后能听会说-耳聋基金

频道:贷款知识 日期: 浏览:0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当天,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记者见到了术后回到医院复查的小柏(化名)。小柏在刚满1周岁时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省二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彭宏为他做了双侧同期人工耳蜗植入术。如今三年过去了,小柏能听会说,基本与正常孩童无异。

回到医院复查的小柏与彭宏主任互动拍手。

耳聋宝宝恢复正常

2018年,年仅1岁的小柏被确诊为严重耳蜗畸形(共同腔畸形)。小柏出生后,父母就发现他对声音反应不好,直到8个月才确诊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由于内耳畸形非常严重,手术风险极大,他们在多方求医均被拒。因为手术中电极容易误入内听道而不能有效刺激听神经,加上术中发生脑脊液耳漏、面瘫等风险较常规手术高,同时电极能刺激的神经末梢数量非常有限,还存在电极能否贴壁等诸多影响手术效果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共同腔畸形一度被认为是人工耳蜗手术的禁忌症。

面对如此困难又极具挑战性的手术,彭宏主任毅然承担风险,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手术技巧完成了整台手术。最终,手术非常成功。

时隔三年,小柏再次回到省二医,见到了彭宏主任。小柏接受了声场测听、声源定位检测和EABR等听觉电生理检查,完成各种听觉、行为、言语可懂度评估。

检查结果显示,小柏的听力水平与他的听觉年龄相仿。三年前的小柏不能感知外界声音、不会说话,现在的他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区分不同的人说话,甚至会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和语调判断情绪。小柏妈妈告诉记者,小柏现在可以流利背诵古诗词了,今年准备送他去上普通幼儿园。

耳蜗植入强调“三早”

目前我国新生儿当中每1000个就有1个是听障儿童,仅广东全省每年新增聋儿超过2000人,其中超过一半为重度以上耳聋。彭宏主任表示,对于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来说,如果确诊为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没有任何畸形的情况下,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积极言语康复训练后,这部分孩子都有望彻底打开听与说的“大门”,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70万的耳蜗植入者,我国每年有近万例耳聋患者植入了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植入是临床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常规方法。“人工耳蜗手术是目前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佳手段,技术成熟,非常安全。”彭宏主任说道。

彭宏主任提醒,千万要注意人工耳蜗植入的时机问题,听障康复非常强调“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人工耳蜗植入术最佳年龄是1-3岁,因为这个时期是言语中枢发育最活跃的黄金期。特别是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对助听器无效,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越小言语康复的效果越佳。”彭宏主任解释。

链接

专项基金救助清远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及手术后的康复费用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由于无力支付人工耳蜗产品费用,而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手术及康复的“黄金时期”而“因聋致哑”,这给孩子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即日起,针对清远市有经济困难的患者,省二医启动了清远市人工耳蜗救助专项基金项目,首批资助对象为清远市0-18岁听障儿童和青少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每人资助部分费用,用于人工耳蜗植入(详情可致电17158633835)。

【记者】 朱 斌

【通讯员】王舒慧

爱依瑞斯全屋定制

爱依瑞斯软床

爱依瑞斯全屋家具

爱依瑞斯高端家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