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王诺诺,知乎女神剑桥学霸,还参加过中华小姐进了前六,颜值也还可以。
一边是吴晓辰,花了四百万整容,相当于脸上顶了一栋房子,她自己也开了整容医院,现在她还在不断整容。
甚至她还会为了每年不同外貌的流行而不断调整自己。
当下社会很多人戏称为“看脸的社会”,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生活中,外貌形象越来越重要。
王诺诺是这个观点典型的反抗者,她说自己会以参加宴会故意不洗头来作为反抗的方式。她本身是个矛盾集合体,一方面她反对外貌至上论,追逐内涵,另一方面她本身相貌姣好。
而吴晓辰则是坦率的颜值至上者,她不断整容不断追求外貌上的完美,就是谈恋爱她对对象的最大要求也是颜值。
在生活中这两类人可以说无法产生交集又互相有间隙的人。
就像王诺诺,她本身不太能理解整容这种行为,而不断追求外貌的完美,被她归结为精神世界的匮乏。
这两个人面对面聊天,想想就有点刺激。
两人刚刚坐定基本已经昭示了二者的不同,吴晓辰习惯为维持好看作出牺牲,王诺诺问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不冷吗,她笑着说,冷啊但已经习惯了。
在尴尬的问候后,两人直接切入正题——颜值。
两人的从小聊起,不同的成长轨迹也间接决定了二者不同的路途。
吴晓辰的母亲就极度爱美,她笑称母亲可能是国内第一批整容爱好者,也正因为这样,对她而言追求美是一个理所应该根深蒂固的事。
中学考入艺校之后,她还经历过一段突然爆肥之后,从受欢迎到被冷落的过程。
这个事件多少造成了她的自卑,也让她更加意识到外貌的重要。
她第一次整容是在十四岁半,母亲做的决定,但她自己也不反对。
在她的世界外貌是一切,她渴望的是优渥外表带来的不平凡,是别人的夸赞和自我的满足。
王诺诺不一样,看她的经历就知道,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不错的家庭条件。
她说自己被夸赞时不会感受到纯粹的开心,或许因为在读了这么多书,思考了这么多问题之后,视野开阔了但是世界也变得复杂了。
她一直在追求精神上的丰满,以至于她其实不完全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吴晓辰或许早就在14岁第一次手术时或者长胖后被男神拒绝时想清楚了此生的追求。
她们俩的状态就是一个人在不断的思考,另一个在不断的追逐自己外貌的完美。
吴晓辰直白的说,她不爱看偶像剧,因为生活中没有那种好事,一个平凡少女摔倒被高富帅扶起来成就一段良缘。
她其实足够现实,所以一直以整容的方式让自己变得不平凡。
而王诺诺更接近于理想主义者,她想得更多。
所以她会提出百年之后,吴晓辰被人记住的是整容这件事,而不是美貌。
她多少有些读书人的迂腐,思维不够开阔清明。
吴晓辰说的是,她在乎的不是以后而是当下。
这场对话真是有趣极了,这两位拥有不同成长轨迹,持不同观点的女性,她们没有对错不用分个高下。这种极具跨跃性的交流,就已经让人思考良多了。
有意思的是王诺诺在对话中说到的,小时候家人让她抓周,她抓了一支钢笔,于是她被断定将走上有文化这条道路,但事实上其他的东西里有墨水毛笔之类的,如果她抓了其他的可能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有时候一个人的思维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去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本来就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最重要的是,这种不同得以被包容。
因为无论你选择整容还是选择读书,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力,作为旁观者最多可以评论两句,却永远无法干涉其中。
其他几集的聊天者也各有冲击力。
这个节目还让年轻妈妈对话年轻的癌症患者,拆迁户对话放弃事业选择冲浪的北大高材生,都是两个世界两种境遇的人,却意外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不同的陌生人的对话,都是不同世界的碰撞
人人都有处置自己身体的自由,包括我自己也并不拒绝在脸上做一些调整,大部分人整容是为了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但过度整容、整容成瘾,已经更像是想让自己完全成为另一个人了,显然她完全无法接受过去的自己
再加上总有些人对她的成就视而不见,转而更关注她的外貌,所以会让她有种“努力了半天结果你们只看脸”的无力感。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感谢大家阅读,您的阅读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